蓮生活佛說:「如果以方便來說,能夠去除貪、瞋、癡的,無不是佛法。」
佛法有大、中、小嗎之分嗎?
蓮生活佛說:「通達般若與大悲無二,是大。了解有,了解無,了解空,是中。知因緣果報、是非、善惡,是小。」
「普天下,事事人人,全是佛法,因為不管任何人,任何事,全是教導我們成佛涅槃之道,不管是善惡、是非、好壞、對錯、正邪,全是佛法,不是嗎?」
佛教是一門教育,教導我們提昇本身的品德和靈性。我們學佛是學佛的圓滿清淨德性。學習如何「自淨其意」,學習為什麼要「自淨其意」。蓮生活佛說:「學佛的人,要記得「理」跟「事」一定要互相配合。否則你說﹕「我不必學佛,我也不必修法,我心好就好」,這句話﹕「我心好就好」「理」上說得通,但事實上你的人是不是真正心地好呢?事實上的表現,並沒有像「理」那麼好。所以,「理」「事」一定要圓融。「理」上講得通的,事實沒有配合,這樣子不可以的。所以,「理」上講得通的,事實要配合,才算圓融。」
建議您深入了解學佛的要義:
真佛宗是一個重證驗的宗派。真佛密法是殊勝的正信佛法,具有顯密的極致,把神秘的密宗,變化成簡易的儀軌,落實在佛教徒的信仰之上,用一日一修,促使鬆散的佛教徒,有規律的追求極致的精神境界。
基本上的修持法實無不同之處,只有小部份的差異,這是旨趣不同之故。
譬如:傳承上來說──
真佛密法的傳承對「大日如來」、「佛眼佛母」、「蓮花童子」、「蓮生活佛」,觀想成一個大系,都以蓮生活佛為根本上師。
對「釋迦牟尼佛」、「阿彌陀佛」、「彌勒菩薩」、「蓮華生大士」,觀想成祖師成一大系。
其修持法儀軌及祈禱文,大抵相同祇有小部份不同而已。真佛行者如果仔細的研究,必可發覺,基本上各教派的修法都一樣的。真佛宗的果地在「摩訶雙蓮池」,因此,特別殊勝的。
真佛密法的法力,已包容了密教的大要,不但濃縮,而且發揮的淋漓盡致。此一有節奏的修練法,全部融入密教的口訣,在一日一修中,產生潛移默化之功,轉移在日常生活裡。這種修練法,表現得樸實及平民化。
真佛密法,藉著「手印」、「觀想」、「持咒」而進行,做佛的姿勢,想佛的形像,說佛的心語,這正是一種「觀相禪定法」。再說,表面上的手印、觀想、持咒,不是祗有形式,其中蘊涵其心要口訣,這是由真得的上師才能言說口授。
真佛行者一定是相信因果及輪迴,對世間的一切苦能明白,有了決定修行解脫煩惱的心。
真佛行者的心理,是想圓成一切佛道。自覺而覺他,自度而度他,自利而利他。
在金剛乘來說,根本上師及真佛行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,因為真佛行者與根本上師之間有「三昧耶誓約」。
這當中有戒律,是「事師法五十頌」,表現了極大虔敬的關係。也可以如此的說,真佛行者的開悟,都來自於根本上師的加持力。所以修法的心理準備,是傳承之首,把根本上師當成佛來奉侍,根本上師就是不折不扣的佛。
心理上,要認為根本上師是「佛」、「法」、「僧」的總持。根本上師包含了全部,這樣子的修持「真佛密法」,才會有成就。
一、相應迅速。
二、條理分明。
三、呈現心要。
四、去蕪存菁。
五、背景現代。
六、無傳統執著。
真佛密法把佛法可以說濃縮成了現代形式的:
諸惡莫作。 眾善奉行。自淨其意。 是諸佛教。
蓮生活佛盧勝彥說:「學佛一定要拜師父──
要懂得三皈依的至理:
皈依佛──是皈依如來的智慧,學習佛慧。佛慧就是覺。
皈依法──是皈依佛所說的法,方法如地圖,有地圖才能達彼岸,得到正覺。
皈依僧──是皈依真正懂得佛法的指引人,這個師父能指引正確的方向。也就是「明心見性」的師父,見道的聖賢僧。
我們佛弟子學佛,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這才是正確的。
學佛的人,若不皈依師父,就如同盲人摸象,很難到達彼岸的。
學佛的人,若不皈依師父,自己學佛,要明白佛理太難了。
自己讀經,誤解者多矣!
無師自通,很難!很難!」
一定要皈依蓮生活佛盧勝彥,才能修持真佛密法。沒有皈依,無法獲得傳承加持力,修法的力量自然也只能獲得一部分,更不能相應成就。就如同大學上課接受旁聽生,但他們不算正式註冊,不能獲得學分,教授自然也不會指導,更不可能獲頒文憑,這是一樣的道理。
白教———十六世大寶法王卡瑪巴
黃教———吐登達爾吉上師
花教———薩迦證空上師
紅教———了嗚和尚及蓮華生大士
蓮生活佛存有各教派的傳承信物。蓮生活佛以大事因緣來到人間,從凡夫身開始,一步一脚印的次第修行,去實修實證,直至修持證悟「即身成佛」。更立下弘願「粉身碎骨度眾生,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。於1985年七月五日(農歷五月十八日)正是活佛的生日,蓮生活佛證得「不死虹光」成就,这時有百萬空行母歡呼讚嘆!「不死虹光」成就,即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(或稱「即身成佛」)。
蓮生活佛與藏密有極深的淵源,是過去密教祖師轉世再來。四派的許多法王、活佛皆尊崇蓮生活佛,讚嘆蓮生活佛修行的境界與力量。有些活佛甚至皈依蓮生活佛,接受灌頂和加持。蓮生活佛若沒有獨步當世的證量,如何能令一班西藏高級轉世修行人心折於一位漢人法王?
於密教在人間,蓮生活佛擁有藏密四派傳承:
白教———十六世大寶法王卡瑪巴。
黃教———吐登達爾吉上師。
花教———薩迦證空上師。
紅教———了鳴和尚及蓮花生大士祖師親傳(禪定中)。
總持寺派———普方上師。
蓮生活佛盧勝彥是古佛依一大事因緣降世度化眾生,是當代明心見性、開悟成就的大善知識,更已得釋迦牟尼佛授記成佛,佛號「華光自在佛」。皈依蓮生活佛門下,有真佛指引,以現代的語言文字,簡化儀軌,濃縮要義,能夠按照蓮生活佛自身成就的過來路,配合傳承加持力,精進修持而達到即身成佛的境地。
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,佛陀千年前說法用印度語,而蓮生活佛盧勝彥說法用華語,所以華人都聽得懂。而且蓮生活佛講經說法生動活潑,使人感覺興趣盎然:「我說法、寫作的方式跟人家都不同,因為他們是一板一眼,而我是用「不是佛法的佛法」去說法,其實裡面也有佛法,還要讓人家能夠接受。如果台上的法師坐得很端正,講話一本正經、一板一眼,那在台下的人就容易睡著;所以,我就是隨地取材,很快樂、自然地講經說法。」
清淨:把過去身上的業障消除。
加持:根本傳承上師修行的法力灌注在你的全身。
授記:最重要的意義是「把佛的意識種子放入弟子心田中,因緣成熟之後,就會開花結果」。
密宗戒律規定,一切密法包括經、咒、儀軌,甚至本尊形象,若無師父灌頂,則未得允許及教授,因此不得觀看,不得學習,不得修持,違背者犯盜法罪。
蓮生活佛說:「灌頂是什麼?灌頂就是執照。沒有灌頂是不能盲修瞎練的。」
而真佛經,乃聖尊在入三摩地時,由於佛菩薩帶領至摩訶淨土,讓師佛明白自己的過去、也預見真佛宗的未來,在同時,真佛經便從尊者的甚深意識中一字字、一句句自然地流露出來,故能著於文字普傳後世。也就是說,持誦真佛經便是憶念三根本,也是將來往生摩訶淨土的資糧。
而後將自己的「姓名、地址和年齡」,及附上隨意供佛費,註明是「求皈依灌頂」,然後寄到美國的「真佛密宛」。蓮生活佛每逢在初一或十五,便在「真佛密宛」舉行「隔空遙灌」的儀式,給無法親到的弟子遙灌頂。然後會給大家寄上「皈依證書」及上師法相,同時指示從何法修起。這即是取得「蓮生活佛」的傳承。
蓮生活佛盧勝彥「真佛密宛」的地址︰
Master Sheng-Yen Lu
17102 NE 40th CT.
Redmond, WA 98052-5479
USA
台灣有任何災難,有北區、中區、南區等三個真佛宗華光功德會,及時趕赴現場救災救難,捐贈物資,建橋鋪路,還有做社會公益,獎助金,捐贈警備車,消防車等公益活動。
在西雅圖,西雅圖雷藏寺去年捐款美金8千元給華盛頓大學東亞圖書館,贊助台灣漢學資源中心,列捐款第2名。而且歷年來都贊助西雅圖的「為米而走」Walk For Rice慈善活動。今年,給「為米而走」捐贈美金3萬元,並列團體及個人募捐第一名。
蓮生活佛盧勝彥本人也於2009年成立了盧勝彥布施基金會,長年撥款補助西雅圖當地的慈善及關懷弱勢的機構。於2008-2014年間,在贊助健康醫療,教育,蓮花獎學金,賑災等方面共捐贈近美金150萬元。每年大約有美金25萬元的善款捐助。今年尼泊爾賑災重建的捐款突破美金13萬元。
真佛宗的香港華光功德會在中國甘肅省也已經建造4萬多個集水窖,「點滴是生命」令偏遠的地方的人有水喝。中國大陸各地有急難,香港華光功德會都會及時趕赴災難現場捐贈賑災物資。
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說:「哪裡有困難我們就在哪裡,這就是菩提心。」
接受台灣記者訪問時,蓮生活佛回應:「我曾經講過,弟子們不用供養師尊,你只要拿供養師尊的錢去做善事,就是在供養師尊、供養佛菩薩。所謂弱勢,就是他們的能力不夠,需要別人的幫助。台灣的弱勢團體很多,不能一黨獨大,一黨獨大就會變成「托拉斯」(英文為Trust:意喻企業居主導地位,而壟斷市場),應該要均富。強的要幫助弱的!有錢的要幫助沒有錢的!所以,我們華光功德會、台灣雷藏寺和密教總會都時時在做這樣的工作。」
佛菩薩像是佛教徒的修行工具,因為佛菩薩的感應遍在,通過此類的修行後,便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和佛菩薩的感應,並且藉由對佛像的恭敬,來成就自己的品格和德行。所以,當在禮敬佛像時,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、虔誠心和恭敬心的感發。
而真佛宗的壇城會供奉這麼多佛菩薩,也是因為蓮生活佛示教,一等於多、多也歸於一,所有佛菩薩的法身都是一體,都是「真理」,也都要普同尊重。佛像也是「借假修真」的一種體現。
融入天地水火風。 魔怨自然也消殞。
這運用意念是「生起次第」。
而禪定就是「圓滿次第」。
我們如果明白「止觀」的道理,對「觀想」就更容易明白它的道理。
蓮生聖尊以為,我們要常常看欲觀想的本尊,仔仔細細的印在腦海之中,從微細去觀看,而在打坐中,就向內觀之,很微細的微細展現,這是真正的在「做法」了,而這個法正是無形禪觀。
當然觀想有很多不同的層次,這全是長久訓練技巧的問題,這在觀修之中,每一個行者會漸漸明白奧妙之所在,到了容易顯現的時候,這個困難的觀想就自然不是問題。
上供根本傳承上師、諸佛菩薩、護法天神眾是代表佛弟子的虔心依怙,而供養六道眾生是為了與眾生結善緣,召請他們共同來護持正法、守護行者。
「壇城」為何必要,因為初修行的人,靜坐修法,以「安靜」為要,而且供奉諸尊,一見勝妙莊嚴,也會心生歡喜,樂於在壇城久坐。「壇城」的建立,更利於觀想修法,有「壇城」等於有一個方向。
皈依後若未修法、持咒、參加法會,並不會失去真佛傳承,只是延後佛果成熟的時機。除非行者另行皈依其他師父、修持他宗法門,便同時失去了真佛傳承。
若真是經書破損不堪閱卷或是佛像法器業已損壞?聖尊蓮生活佛教導,我們先誠心頂禮諸佛菩薩,虔敬告知問題所在,然後再觀想法器聖靈上升虛空與諸淨土合一,再以金紙在乾淨的火爐中將經書佛像法器火化即可,如此方合禮儀、合於儀軌。
在佛陀的「原始佛教」時代,是不舉炊的。完全在外面托缽化緣,施主給什麼都吃什麼。中國到了梁武帝的時候,才下令僧尼不准吃肉。因此吃素的習慣是來自梁代皇帝的命令。
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:「不貪就是素」。所謂:
眼睛不貪好色美物,就是素。
耳朶不貪愛霏霏之音,就是素。
鼻子不貪嗅異味妙香,就是素。
身子不貪高貴品牌之料,就是素。
意念不貪名,不貪利,不貪色,不貪愛,就是素。
個性不隨便亂講話,言之有物,不亂發脾氣就是素。
素不出只是口,而是眼,耳,鼻 ,舌,身,意。密教「真言」,「手印」,「觀想」,能將「葷」轉為「素」。
蓮生活佛盧勝彥說:「我如此告訴大眾:
若有人堅持「食素」,我不反對。「是捨除食欲」,修清淨行,養慈悲心之法門。
若有人「食葷」,我也不反對,順之導之。
若有人,一回食素,一回食葷,我也不反對。
至於我,無「施」者,無「受」者,沒有「我」,沒有「他」,沒有「葷」,沒有「素」。」
蓮生活佛又說:「不睹葷而生嫌。不吃素而自大。守戒是為清淨。超然名之為聖。」
蓮生活佛的人間紅教傳承上師了鳴和尚(因名號在中國大陸太響亮,到台灣後便化名為清真道長)即是四川青城山道家嫡系真傳的十四代傳人,不只成就神仙,更是佛道全才,圓成道顯密成就。了鳴和尚在內地時有兩位密友,一位就是頂頂大名的榮增金剛上師,一位就是諾那金剛上師。了鳴和尚從諾那上師處習得紅教諸多法門,更有有諾那上師整箱的法本。
了鳴和尚當年隱居在台灣南投集集大山的蓮頭山中,一身玄秘道法與密法只傳授蓮生活佛一人,包括仙學、道藏、佛學、哲學、地靈、符咒丹鼎,靈機神算,先天無極正法,三元九星風水,九轉玄功,天文地理,五遁五術等等,並將清城派道統賦予蓮生活佛。蓮生活佛在道教的秘密道號即是「道教青城派第十五世玄鶴道長盧勝彥真人」。
我們從蓮生活佛盧勝彥的書籍來作瞭解:顯教-顯明易懂的教法。密教-深玄幽邃之內證教法,因有奧秘之義,秘密難曉,故稱為「密」。由此可見,密教與顯教的差別,不但「教法不同」,「教義不同」,「皈依不同」,「修行方法不同」。
顯教—學習顯教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。
密教—學習密教能圓頓妙覺,信而行之 ,三密相應,可即身成佛。
值此佛教「末法」時代,有多少眾生具有大根器、大勇氣、大智慧,能像當年的悉達多太子,「看破放下」皇位及俗世生活,踏上「解脫執著」、「尋求真理」的修行道路?絕大多數的人必須在改善生活後,才願意思考修行的問題。甚至把發財當做佛法「靈應」的指標和願意修行的前提。密宗有一句話,「先以慾勾之,再令入佛道」,正代表佛對眾生無止境的慈愛、悲憫與耐心,也代表了密宗具有大力量,能夠開啟方便法門,能夠快速給予神通感應,接引眾生入佛門。
蓮生活佛,也曾經說希望在他有生之年,能隨緣幫助將臨終的弟子,為他們做「光蘊遷識法」及「中陰聞教得度法」。如何叮嚀即將臨終的病人,幫助他們寧靜而安詳的放下,光明的迎接「終生」大事。蓮生活佛認為透過對生命更深刻的覺醒和觀照,會讓我們活得更灑脫、更自在,這種自在與安樂是我們身心安頓的基石。
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每一天,認真的看待生命;在生命的終了,更能認證自心的光明。可研習【臨終關懷-黃金八小時DVD】及報名真佛法會。
一、 經典為佛所說:為阿難及諸聖弟子所撰,自然在起始處必加註「如是我聞」之句。
二、 需合於正道:只要是正信的宗教,經典、章句必然為弘揚正道為要旨。
三、 需以利他主:正信宗教以度眾為職志,故任何經典內容必以利益眾生為主。
科技會帶來便利,同樣也帶來罪惡,但站在佛教的立場,我們卻可以善加利用科技的便利,同時以消弭所有的罪惡。如何善御科技來服務宗教?這是所有佛弟子必需時時研議、推動的課題。
所謂「魔擾」,其實是由貪、嗔等以自我中心的執著而產生的,我執越輕,離魔越遠;即使人皆難免面對死魔的降臨,對於修行者而言,若能以平常心來面對死亡,死亡就不是魔。行者若能去掉了我執,便不易著魔。
簡單解釋,就物質世界來說,花開就會花落,然後等待下季的花開再落。日昇之後必定將會日落,起起落落、日復一日,循環不息。如果硬要否定輪迴的存在,那麼又將如何否定這些現象呢?
蓮生活佛的聖著中常常提醒世人:「欲知前世因?今生受者是。欲知來世果?今生做者是。」祂用許多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,因果業力的循環並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,而是在適當的時候跟隨生命的起始時一起甦醒。